甲公司为上市公司,2015年至2016年对乙公司股票投资有关的资料如下:
(1)2015年5月18日,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019万元(其中包含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20万元)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100万股普通股股票,占乙公司发行在外股份的5%,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万元。甲公司将该股票投资划分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。
(2)2015年5月25日,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20万元。
(3)2015年6月30日,乙公司股票收盘价跌至每股9元,甲公司预计乙公司股价下跌是暂时性的。
(4)2015年7月起,乙公司股票价格持续下跌;至12月31日,乙公司股票收盘价跌至每股4元,甲公司判断该股票投资已发生减值。
(5)2016年4月25日,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每10股2元。
(6)2016年5月5日,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。
(7)2016年1月起,乙公司股票价格持续上升;至2016年6月30日,乙公司股票收盘价升至每股7元。
(8)2016年7月1日,甲公司定向发行每股面值为1元,公允价值为2.4元的普通股1 000万股作为对价又取得乙公司15%有表决权的股份,从而持有乙公司20%股份,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。同日,原持有乙公司5%股份的公允价值为800万元,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6 000万元,除行政管理用W固定资产外,其他各项资产、负债的公允价值分别与其账面价值相同。该固定资产原价为500万元,原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,预计净残值为零,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,已计提折旧100万元,未计提减值准备;当日,该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80万元,预计尚可使用4年,与原预计剩余年限相一致,预计净残值为零,继续采用原方法计提折旧。
(9)2016年8月20日,乙公司将其成本为500万元(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)的M商品以不含增值税的价格600万元出售给甲公司。至2016年12月31日,甲公司向非关联方累计售出该商品的60%,剩余40%作为存货,未发生减值。
(10)2016年下半年,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2 000万元,因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增加其他综合收益100万元,未发生其他影响乙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。
假定甲公司在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并进行减值测试,甲公司和乙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、会计期间相同,假定不考虑增值税、所得税等其他因素。
要求:根据上述资料,逐笔编制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。(“长期股权投资”、“其他权益工具投资”科目应写出必要的明细科目)
参考答案
文字解析
(1)2015年5月18日购入股票:
借:其他权益工具投资—成本1 000
应收股利 20
贷:银行存款 1 020
(2)2015年5月25日,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:
借:银行存款 20
贷:应收股利 20
(3)2015年6月30日发生暂时性的下跌:
借:其他综合收益 100
贷:其他权益工具投资—公允价值变动 100(1 000-900)
(4)2015年12月31日(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不计提减值)
借:其他综合收益 500
贷:其他权益工具投资—公允价值变动 500
(5)2016年4月25日,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:
借:应收股利20
贷:投资收益20
(6)2016年5月5日收到股利:
借:银行存款 20
贷:应收股利 20
(7)2016年6月30日公允价值变动:
借:其他权益工具投资—公允价值变动300[(7-4)×100]
贷:其他综合收益 300
(8)2016年7月31日:
借:长期股权投资—成本 3 200(1 000×2.4+800)
其他权益工具投资—公允价值变动 300
贷:其他权益工具投资—成本 1 000
股本 1 000
资本公积—股本溢价 1 400(1 000×2.4-1 000)
盈余公积 10
未分配利润 90
借: 盈余公积 30
未分配利润 270
贷:其他综合收益300
2016年7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=16 000+(480-400)=16 080(万元),
甲公司应确认营业外收入=16 080×20%-3 200=16(万元)。
借:长期股权投资—成本16
贷:营业外收入 16
(9)应确认的投资收益=[2 000-(480/4-500/5)*6/12-(600-500)×40%]×20%=390(万元),
应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=100×20%=20(万元)。
分录为:
借:长期股权投资——损益调整 390
贷:投资收益 390
借:长期股权投资——其他综合收益20
贷:其他综合收益 20